不知道大家在經過大度路的時候
有沒有發現
橋上的路燈變成了這個樣子呢?

如果你沒發現
你一定是騎太快了= =
君不見大度路車道頭的標語「你用生命趕路嗎?」

如果你有發現
而且認為他是某種動物

那麼
你沒看錯
那是一隻白鷺鷥
因為關渡平原有水鳥保護區、水鳥生態公園
所以矗立田中的白鷺鷥
自然而然成為這地方最具代表性的鳥類

關渡是個小地方
常有人以為它是屬於淡水鎮的腹地
但是這是大錯特錯的誤解

關渡在行政區的劃分上
是台北市北投區關渡里
這個地方
過年跟假日實在是很討厭

尤其是過年
關渡里中間最主要的道路知行路
雙向車道都是滿的
住在當地的居民
反而要出去還要塞著車離開關渡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就是因為關渡有個聞名的關渡宮
每到了過年
香客總是絡繹不絕

假日的時候
雖然不至於大塞車
但也是觀光客很多的
有來進香的進香團
有來賞鳥的愛鳥人士
為這個小地方添滿了人氣

越容易取得的越不容易珍惜
就像大家有「進口就是好」的迷思
對於在關渡生長到15歲的我 (搬離開的原因又是另一段故事了XD)
水鳥保護區跟關渡宮
就是壓根不會想去的地方
我還對絡繹不絕的觀光客感到不解
心想:『這裡有什麼好玩的?』

小學二年級的校外教學就是從關渡國小(在北藝大路口的加油站對面)
走到關渡水鳥保護區
賞鳥畫圖做紀錄
對一年級校外教學是去外雙溪明德樂園玩的我們
真的是一點興趣也沒有
想說怎麼這麼無聊阿...

然而
離開了之後才發現
關渡這個小地方
原來有這個多值得我珍惜的回憶

關渡因為有片廣大的關渡平原
使得它的發展不若台北市其他地方來的快
對罕見的紅樹林生態(註※)及水鳥過渡棲息的保護
也限制了某些程度的開發
※淡鹹水交界的一種河口沼澤生態

這個地方是多麼的特別
充滿了我兒時的回憶
國中國小的同學們也都還在這裡
至於高中的同學組成則是來自北區各地
自然沒有什麼同學兼鄰居的情形
所以我在樹林的家附近沒有什麼認識的人

幾個月前在關渡等公車要回淡水的時候
發現了路燈的不同
當下就趕快拍了下來
心情其實是有些激動的

而這份對關渡的珍惜
也對我之後的人生有了重大的影響
因為那個決定可能讓我現在的求學過程大不同
雖然只是結果論的假設
但是那是我主動的一個決定
說來話長阿





地名沿革

指今關渡宮一帶,其名由西班牙文CASIDOR音譯而來,故另有:干豆、甘答、干荳、肩脰、墘竇、關杜、關豆之稱。至乾隆年間才稱關渡並闢成莊。

店仔尾:指今大度路三段三○一巷前段而言,此巷位關渡派出所下方,係昔日嘎嘮別通往關渡宮之唯一通道。


地方特色

地 方 特 色

關渡自然保留區:
  關渡自然公園指的就是水鳥保護區,位於基隆河及關渡堤防一帶之河岸地區,地勢低窪,漲潮時海水湧入,退潮時河水卻無法適時退出,形成沼澤區,塑造河口生態景觀。
  區內的草本植物在秋冬之季往往會乾枯而死,這些枯草在泥地裡腐爛分解,引來了許多動物取食,而這些小動物也直接或間接的成了鳥類的食物,所以每年秋天至春天,便有大批候鳥由中國大陸北方、西伯利亞、日本及韓國等地來此過冬。來訪的候鳥主要包括鷸科、雁鴨科及鶺鴒科等。10年來,在關渡地區出現的鳥類高達193種,佔全省鳥類之45%以上,而成為本省觀賞水鳥的最佳地點。此區已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為自然保留區,臺北市政府亦有設其為自然公園之計劃。

紅樹林:
  在淡水和竹圍之間的河灘上,生長著大片濃密的樹林,非常醒目,這就是著名的「紅樹林」。所謂紅樹林,是因這類樹林的樹皮和木材都呈紅色而得名,主要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河口和海濱。   
  紅樹林所在地的河口沼澤,有兩大特點:土質細而黏的泥沼地,以及河海交會混合的鹹淡水。另外,河口是河水和海水交會的地帶,水質半鹹半淡,加上海潮漲退的作用,水中含鹽的程度變化很大。漲潮時湧入的海水,為泥沼地帶來很高的鹽分,退潮時又使地面暴露在空氣中,濕度和溫度都改變很大。
  在這樣的地理環境限制下,能夠適應、生存下去的生物種類並不多,各自發展出生存的秘訣,這是河口沼澤生態的一大特色。由於競爭的種類少,因此每一種生物的數量就很多。種類少而數量多,是河口沼澤另一特色。能夠在這種地理環境下生長的生物就屬水筆仔了,還可看見還可見到各種螃蟹、水鳥的生活情形,的確是一處又方便又豐富的自然觀察教室。

水筆仔:
  在竹圍所見到的紅樹林,是由水筆仔所組成的純林,水筆仔的得名便因幼苗像是一枝枝懸掛的筆。從水筆仔開花、發芽、成熟、掉落、著根到成長的奇特過程,可以體會它在河口沼澤地這惡劣環境中巧妙的生存方式。

水鳥:
  紅樹林吸引、供養了豐富的蝦、蟹、魚、貝類生物,這些生物又正好是水鳥的食物,於是牠們便群集到這裏來覓食,或在空中盤旋,或在水濱漫步。
  紅樹林枝葉繁茂,掉下的枯枝殘葉腐爛分解,含有大量的有機質,是蟹、蝦和貝類的食物,這些豐富的生物,正是鳥類覓食的對象,使得紅樹林成為鷺鷥聚集、築巢的好地方。每年到了春夏,鷺鷥繁殖交配期間,成群的鷺鷥在紅樹林間築巢產卵,孵育下一代。鷺鷥巢層層疊疊好像公寓一樣,十分有趣。



















































捕風捉影
主題
簡介
水筆仔-開花 每年5、6月,水筆仔就會開花,一朵朵像是白色的小星星。花謝之後,便長出圓錐的果實。

水筆仔-發芽 果實成熟後,並不像一般植物會掉落,而是繼續留在母樹的枝條上,直接發芽,伸出胚莖,漸漸長成幼苗。這就是所謂的「胎生」。
  水筆仔-成熟 幼苗吸收母樹的養分,繼續成長。胚莖抽長成為筆狀,一枝枝垂掛在枝條間。頂端的胚芽和子葉包在蒂萼中,在母樹上度過脆弱的發芽期。
水筆仔-掉落 到第二年春天,成熟的筆狀胎生幼苗從母樹上脫落下來,直直插入濕軟的泥地裏,開始獨立生活。如果掉在水中,會隨水漂流,一接觸陸地,便會就地生長起來。
水筆仔-著根 水筆仔一插入泥中,從根尖伸長出許多支根,使身體固定直立。支根不斷的伸展,來擴大根莖,抓緊泥土,同時又可以幫助根部呼吸。

水筆仔-成長 水筆仔往上抽長,長出厚厚的綠葉,可以貯存水分。經過兩年,就可以開花結果,繼續傳宗接代了

水鳥-東方環頸(行鳥)

體型小而圓胖,嘴巴和尾羽都很短。頸部有一道白色的頸圈,是最明顯的特徵,所以叫「環頸行」。
水鳥-小水鴨 雄雌體色不同,雄鳥的頭頸為棕褐色,由眼部到後頸有明顯的綠色「眼罩」花紋。雌鳥全身黃褐,雜有深褐色斑點。是常見的冬候鳥,每年10月飛來渡冬,次年3月離去。喜歡成群結隊在水面上浮游覓食,體型很小,容易跟其他水鴨區分。
水鳥-磯鷸 鷸類中最嬌小的一種。嘴巴筆直細長,翅膀長,尾巴短,兩頰、頸部和胸部為白色帶褐色縱斑。飛行時可以看到明顯的白色翼帶。
磯鷸喜歡在海邊或沼澤地區活動,常在水面上低飛盤旋,站立時
頭和尾巴常常上下擺動。
水鳥-小白鷺 有雪白的羽毛和黑色的長喙,和其他白鷺最大的不同,就在牠黃色的腳趾。飛行時兩腳向後伸直,細長的頸子縮成S形。每年3月至8月就在林間築巢產卵,是紅樹林中最容易觀賞的鳥。
水鳥-夜鷺 頭頂、頸背、肩膀和背部是墨綠色,配上黑嘴黃腳,非常容易辨認。又稱為「暗光鳥」,因為喜歡晝伏夜出,白天在樹林裏休息,傍晚成群飛出捕食魚類,一直到第二天清晨才陸續飛回。飛行時,會發出粗啞的「刮、刮、刮」叫聲。
厚蟹 淡青色的背甲前側邊緣有三個齒,又稱為青蟹或三齒葦原蟹。性情凶猛,有時會捕捉招潮蟹當食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che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